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7

德沃夏克分析法教程V3

[复制链接]

46

主题

620

回帖

2204

积分

管理员-厄尔尼诺

积分
2204
QQ
发表于 2024-11-1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作者:@蚱蜢UFO(经授权重新发布,楼主仅进行小幅度重新排版)
楼主注:本教程发布时间为2016年,虽然是经典,但是一些内容可能略微过时,如有疑问欢迎在回复中提问

德沃夏克分析法教程V3.0Guideline to The Dvorak Technique Verson3.0
原版:by yuloucn

修订:by 风行者(蚱蜢UFO
V2.0版前言(鸣谢yuloucn
德沃夏克分析法(Dvorak Technique)是由德沃夏克根据多年经验及统计概括后所创下的一项方法,能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可见光及红外线卫星云图来评估热带气旋
强度评估方法。
这套分析法在1984年发表,1987年正式由世界气象组织通过使用至今,当然各大机构都有改良版。以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的,我看到这个教程非常郁闷,因为太抽象了,后来由于主板的乐同学的辅导和看JTWC教程,我才学会。于是我就自己编了一套,结果还是觉得抽象,那么,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编一个超级啰嗦的教程。

V3.0版前言

现有的论坛版德沃夏克分析法教程为2011年版,5年没有更新,同时个人认为某些方面可能描述不够清楚,容易使新手疑惑,且难以自己写报文分析。而且也有一些内容与WMO推荐的1984版德法有出入;再者,近年来NOAA、CMA等机构对德沃夏克分析法也有所发展。所以本次决定主要参考1984版德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参考JTWC、NHC等机构的资料,以及这几年论坛的坛友们总结出的经验,进行修订,并且添加写德法分析报文的简要说明,同时适当删去一些原版过于繁琐、容易给新手造成疑惑的内容。在此鸣谢原版作者yuloucn,以及对此次修订工作予以指导的热带气旋追逐者、新细明体、小溪等人。希望新修订版能给新人更好的学习体验。当然,由于本人学识微浅,尚有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恳请指出。
另注明:本教程主要基于正统德法,故不加入VCDG等非正式色阶。
推荐云图查看工具:http://neoatlantis.org/mtsat-2.html
这是已故气象爱好者昴星团提议的项目。内含各种实用工具。名为MTSAT-2浏览器,但其实已经在使用向日葵八号的数据。请不要使用里面的彩色BD”CycloneCenter),因为并不完全与黑白BD相同。暂时没有VIS图像!其分辨率保持与MTSAT-2一致,更适合德法分析。
当然,你也可以将云图导入GoogleEarth中方便定位、测距等,具体方法可见小蜗牛风迷的教程http://bbs.typhoon.gov.cn/read.php?tid=44131&fid=74但是,NRL已经不提供西太平洋的kml,所以西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无法使用此方法。
另注:德法中1纬距(degree,deg)=60海里(NM


部分英文缩写:
低层环流中心                Low Level Circulation Center              LLCC
低层云线                       Low Level Cloud Lines                         LLCLS
高层环流中心                Upper Level Circulation Center           ULCC
中心密集云层区             Cold Dense Overcast                           CDO
嵌匿中心                       Embedded Center                                EMB CTR
螺旋云带                       Spiral Band Curvature                         SBC
中心冷云盖                    Central Cold Cover                              CCC
色调强化卫星云图          Enhanced Infrared                              EIR
对流                              Convection                                           CNVCTN
短期变化                       Short Term Trend                                STT


IR-BD色阶对照表


1.从报文的头几行说起
当你认为一个热带扰动有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注意必须是热带性的),或者类似的情况时,你就可以对该系统开始分析,你就要开始写报文了(当然个人分析就随意很多了)。
而关于对一个系统开始分析到结束分析的流程,将在下面讲。
下面先来看一段报文。
TXPQ28 KNES 070313
TCSWNP
A.  02W (NEPARTAK)
B.  07/0230Z
C.  21.4N
D.  123.9E
E.  ONE/HIMAWARI-8
F.  T7.0/7.0/D1.0/12HRS
G.  IR/EIR
H.  REMARKS...EYE PATTERN. WMG EYE SURROUNDED BY W AND EMBEDDED IN
W YIELDS A DT OF 7.0 AFTER A PLUS 1.0 EYE ADJUSTMENT. MET AND PT ARE
7.0. FT IS BASED ON DT.
I.  ADDL POSITIONS
    NIL
...RAMIREZ
第一行,TX指分析,PQ指西北太平洋。
以下是各地的区域代号(例如PQ):


28是用来区分不同热带气旋,即用来编号的。
KNES是SSD的机构代号。
实际个人撰写报文时,可以随意一些,譬如小溪喜欢用DVRK(Dvorak的缩写)作为报头。
KNES是发报机构(SSD)的代号,给你自己取个好听的代号吧!比如新细明体是NTTB,小溪(海外追风者)是HCXA。
070313为发报时间,7日0313z。
TCSWNP指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这个大概是SSD特有的,个人实际撰写时一般省略。



以下是报文正文。
A.  02W (NEPARTAK)
B.  07/0230Z
A中是热带气旋编号、名称;
B中是分析所用的最后一张云图的时间点。注意与报头中的070313区别!
C.  21.4N
D.  123.9E
E.  ONE/HIMAWARI-8
C、D中是B中时刻台风中心的经纬度位置;E中的ONE指主观定位精度,ONESIXONE精度最高,SIX精度最低。HIMAWARI-8则是所用来分析的卫星名称。下面就来讲德沃夏克分析法的第一部分:热带气旋定位办法



2.系统定位(Locate the Cloud System Center, CSC
即找出热带气旋或热带扰动低层环流中心(Low Level Circulation Center,LLCC)所在,主要是利用扰动或热带气旋相关的螺旋云带,而推测出其焦点所在,又或者是几何上热带气旋风眼的中心位置。一般较强的热带气旋较好判断,而对较弱的热带气旋,我们有时需借助底层扫描(color)图、ASCAT风场图等,近岸则参考雷达图,直接找出其低层环流中心。找到热带气旋的中心对于分析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无眼的),无眼热带气旋如果没有找好中心,分析会很困难。本文会给出多种定位方法,最好将所有适用方法综合考虑。

2.1-LLCC(底层环流中心)外露或部分外露时(Exposed LLCC,XPSD LLCC
    什么叫LLCC(底层环流中心)外露呢?就是你在可见光(VIS)云图上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积云线构成的呈螺旋形的云系,这个云系就是LLCC。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LLCC是会被高层云系覆盖的,但是此时却露在外面,这个状态就叫“LLCC外露”,即风迷常说的“裸奔”。有时LLCC位于高层云系的边缘,这种情况叫“部分外露”,即“半裸”。
    在白天,LLCC外露或部分外露的热带系统的定位,就只需把中心定在螺旋状积云线之曲率中心就行了。特别是有了向日葵八号卫星后,亚太地区的VIS清晰度提高了不少,这类定位变得相对容易。(如下图中红点即为LLCC)



夜晚时,外露、部分外露的LLCC相对较难依靠红外云图确定,LLCC常位于浓密云区边缘或外部的一块无云区中(如下图)或者通过shortwave IR(SWIR)这种云图反映低云线较普通红外好。也可以通过多帧红外的动画感觉一下,或者利用风场扫描等,甚至配合外推法。

如果该系统太弱,实在无法定位,可以放弃定位(只适合这种情况),在C栏、D栏、E栏、F栏都填上N/A,同时在H栏只填写POSITION OF LOW LEVEL CIRCULATION CENTER COULD NOT BE FOUND。这时禁止进行定强(即确定T值)。注意E栏与平时一样要在N/A后还要加上卫星名称,比如:
E. N/A/ HIMAWARI-8


2.2-LLCC被云系覆盖时
如果LLCC被对流覆盖,但是对流较松散(即没有发展出成型的CDOCCC)时,有这两种方法确定热带气旋的中心
1、如果该系统已经发展出螺旋云带(SBC),在VIS(可见光)或IR(红外线)云图上画出每一条螺旋带的方向,使其尽量靠近中心,如果实在画不下去了,那么这几条线的交点(如果还没有相交,就延长其使其相交),就是热带气旋的中心。但是,这个方法有缺陷,这种方法确定的是热带气旋的高层环流中心(ULCC,高层中心和LLCC有时候可能会不重合,那么就会有误差。


2、可以直接通过color底层扫描查看底层LLCC,确定此热带系统之中心,对于已经有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最好TS及以上)来说,这个方法比较准确,但是多频扫描的公布不像IR频繁,而且有时没有扫到中心。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没有开眼的热带气旋。如下图:


注意:如果应用底层扫描的结果确定或辅助确定热带系统LLCC,需要在报文“I.  ADDL POSITIONS”一栏下方填上扫描时间和以此确定出的位置,有多个则填写多个,无则填写NIL

3、如果中心附近有干舌侵入,取干舌端点为LLCC(最好使用IR/EIR云图)。


4、如果在白天,则可以在可见光云图中看到密集云区外部的积云线,延长这些积云线,它们的曲率中心定位LLCC。(建议利用多帧VIS动画)
情况③-热带气旋已经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区(Cold Dense OvercastCDO或嵌匿中心E mbedded CenterEMBD CNTREMB CTR
注意区分CDOCCC,有一种笨办法分辨,那就是所谓的CDO是转的而CCC是不转的。

中心密集云区
    CDO定位的最好方法当然还是用color或雷达扫描,但是在无color或雷达扫描的情况下,可以用如下两种方法:

1、找到云顶的最高点(在彩色色调强化红外云图EIR上为最冷点),一般其下是LLCC,也就是热带气旋的中心;


2、画出每一条螺旋带的方向,使其尽量靠近中心,然后进行定位(和情况2的第1个方法相同)。
3、如果密集云区内出现弧状云隙或裂缝时,取云缝内密集云区的中央部位为热带气旋中心。可以取云隙的端点与CDO另一端之连线中点为LLCC,如下图所示。可能和方法2一样有些误差。(有条件时必须使用可见光云图!!!)



4、如果在白天,则可以在可见光云图中看到密集云区外部的积云线,延长这些积云线,它们的曲率中心定位LLCC。(建议利用多帧VIS动画)和情况2的第4个方法相同
5、如果CDO边缘有明显的卷云羽(针状辐散云),这些幅散云的反向曲率中心也可定为系统的中心。误差可能较大,且确定的是ULCC,如果高低层分离则会加大误差。(建议利用多帧VIS动画)

嵌匿中心
嵌匿中心即拥有底层眼和高层的CDO,但尚无高层眼。嵌匿中心一般意味着热带气旋达到了台风的强度,一般带有成熟的螺旋云带。
注意!如果要使用嵌匿中心分析,该热带气旋必须已经连续12小时达到FT3.5或以上的强度,没有例外!
1、一般用color扫描确定中心,在无color扫描时,使用EIR(红外色调强化)云图,在系统中心温度最低温度的一片寻找一个温度较高的点一般其下就是LLCC,也就是热带气旋的中心。注意,通常这一点在CDO边缘温度梯度较大EIR上色阶过渡较快)的一侧。当然,不要忘了联系过去的状态和位置对定位进行修正,这样更准确。


2、画出每一条螺旋带的方向,使其尽量靠近中心,然后进行定位(和情况2的第1个方法相同)。
3、运用可见光云图(只能作辅助),在CDO中有时会有一处云系不像周围那么扎实,将该点确定为LLCC。这一点同样容易出现在CDO边缘较陡峭的一侧。


4、同样可以利用CDO定位办法345,但之作辅助之用。

情况④-热带气旋已经发展出一风眼时
注意!如果要使用风眼分析,该热带气旋必须已经连续24小时达到FT2.0或以上的强度,没有例外!
1、针眼(Pinhole Eye),即以针眼为中心;
2、规则、圆润而不是针眼,取几何中心;
3、不规则的眼,使用调强化卫星云图(EIR时,定风眼的最暖点(黑色)为热带气旋的中心。可以用ADT来帮助定位,因为ADT能自动找出最暖点。或者你也可以加大色调强化云图的饱和度、对比度。当然,如果风眼十分破碎,有很多块暖区,你应当取离几何中心最近的一个暖区。几何中心可以用螺旋雨带曲率的方式估计出来。

情况⑤-热带气旋出现中心冷云盖(CentralColdCover[color=rgba(255, 187, 0, 0.467)]
注意!阅读前面CDO定位章节中关于区分CDOCCC的说明。CCC一般使用VIS云图定位,晚上可用高分辨率的ShortwaveIR代替。
1、我们很难通过云图直接确定出现CCC的热带气旋的中心,但是一般来说,LLCC会在冷云盖边缘较为陡峭的一侧(即上风处)。如果有明显的卷云羽,LLCC可根据卷云羽的角度粗略推算(同CDO定位法5)
2、使用外露的积云线推算(同CDO方法4)
3、不要忘了联系过去的状态和位置对定位进行修正,这样更准确。以及可以联系风场扫描等其他手段。不推荐用color扫描,因为CCC的中心在微波扫描下不明显。



情况⑥-其它定位方式
注意!有些可能之前已经提过,但是它们原本应是独立的定位方式。如果不是单独使用下列的定位方式,无需remarks中注明(后文会提到)。
除了Animation,别的方法仅在其他方法都无法适用时使用或者仅作辅助使用。
1Circle method:如果系统的云系比较散乱,可以选择所有呈弧状的云带,把它们补成整圆,这些圆的公共部分的几何中心定为系统中心。如果有多个公共部分,取有最多圆相交的公共部分。


2Conservative feature:如果你确定LLCC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明显移动,而且周围的环境没什么变化,你可以把LLCC定在原位附近。
3Animation:即使用多帧云图动画。配合其他方式使用。
4Extrapolation:根据之前的定位推算,但是受限于之前定位的准确性。即外推法。注意移动速度也是要随着外推的变化的。
根据这些,在CD两栏填上经纬度。然后E栏有两个内容,“/”之前填写主观定位精度(ONE最高,然后依次降低,直至SIX最低);“/”之后填写分析用的卫星。在上面的例子中是HIMAWARI-8(向日葵8号)。如果系统太弱,怎么也无法定位,可以像之前说的,放弃定位,在REMARKS里写LLCC NOT BE FOUND. 又如有多中心,注明MULTIPLE LOW LEVEL VORTICES,定位一般取多个中心的几何中心CENTROID TYPE FIX。当其中一个中心明显占优时,则定在较强的中心。若还是搞不清楚则考虑Circle method等几何方法进行大概定位。

3.进行德法分析的条件
初始利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对某一热带扰动进行分析前,必须先考虑扰动是否有足够的征兆显示它未来可能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即有发展势头),以将其的FT指数(Final T-number)定为T1.0。下面三个是对热带扰动开始分析的参考指标
1.热带扰动已经持续发展12小时或以上,所以不要太激动,刚出来的要观望一样;
2.它的LLCC能在2.5纬度(即约275公里)内被估计出来,并持续最少6小时,那些散成一片的绝对不要。
3.在这个扰动的中心附近拥有一密集、低温(颜色为DG及更低),以及大于1.5纬度(约165公里)的云团。云图上呈现螺旋状。
由于初始生成的扰动其高层发展一般较差,因此初生成时扰动的对流会时多时少,强度相当不稳定,因此初始分析的24小时,我们不能将其T指数降低。随后如果系统减弱到无法继续定强(比如确定不出T值了),可以暂停或停止定强并在remarks中写入THIS SYSTEM IS TOO WEAK TO CLASSIFY但还是要继续定位。
另外,不管任何时候,要进行德法分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系统的热带性。温带气旋、副热带气旋都是不可以的!
2、有较为完整的风场结构。季风低压不能使用德法分析,但季风低压发展成的热带气旋可以进行小心的分析。如果像娜基莉那样多中心大乱斗的还是算了。
3、系统中心必须没有落在陆地上。小岛也不行!
正在分析的系统,一旦没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一,立即暂停分析并在REMARKS中注明。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暂停,请注明WILL CONTINUE TO MONITOR FOR POSSIBLE DEVELOPMENT.而如果你认定对该系统的最后一次分析,则加上THIS WILL BE THE FINAL FIX.之类的说明。

4.确定定位模式
在第二个章节,我们讲了各种德沃夏克分析法适用的热带气旋定位方法。如果你成功得到了定位,那么需要确定你使用的方式并在REMARKS的开头注明。
方法:在下图中寻找你最主要使用的方式。譬如一个CDO,你测量发现直径大于150km,那么你就用LARGE CDO。不过需要注意,如果螺旋雨带定位法应用于CDO等模式中,一般优先写螺旋雨带法。
注意这里的LARGE或SMALL跟定位和定强都没有丝毫关系,定位只要按照第二章的方式来就行了,不管LARGE还是SMALL都是一样的,只是写进报文的时候区别一下而已。你只要注意对应分析技术/使用资源一栏即可
由于需要写进报文,所以下面进行英文翻译。

1行为EYE
2行为IRREG EYE
3行为RAGGED EYE
4行为TIGHTLY CURVED BNDG
5行为XPSD LLCC
6行为SMALL CDO
7行为SM EMBD CNTR
8行为LARGE EYE
9行为SBC
10行为LARGE CDO
11行为EMBD CNTR
12行为PTLY XPSD LLCC
13行为CCC
14行为PRLY ORGNZD LLCC
看那张表格,得到对应编码(比如VIS&IR下,使用SBC方法进行定位的编码是40),应在REMARKS开头写下40A/PBO SBC/ANMTN. 记住这个格式。
如前文所说,如果使用了Cirle methodConservative featureAnimationExtrapolation,只有当其他方法都无法适用时,即单独使用时才写入它们。如果Animation与其他方式配合使用,需在编码后加上A,例如40A/PBO(除了单独使用Cirle methodExtrapolation的情况,这时不能加A)。而且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加A当德沃夏克分析法对该系统不适用(比如季风低压、多中心、温带气旋、副热带气旋、风暴上陆等),或者该系统太弱而无法分析,可以单独写70/PBO(不用写A),且后面尽量用英文说明情况。
个人分析时,一般不写编码,但是必须用英文写明定位方式(比如SBC/ANMTN)。也有些机构会写定强方式代替定位方式,这样就不用写编码,如上面例子(SSD报文中的EYE PATTERN)。这里推荐写定位方式。
然后,在G栏填上你定位用的卫星图像类型,必须与H栏的编码对应!如果使用color扫描定位,加上MSI。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无论如何也要写下IR/EIR,即便事实上你只用了VIS定位。
如:G. IR/EIR/VIS
    H. REMARKS: 40A/PBO SBC/ANMTN……

5.系统定强
一、确定DT值(Data T-Number
DT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指数,也是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相对取决定性的指数,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指数。它的依据是经过大量经验总结得来的规律。
注意:任何方式确定DT值都要取过去多帧云图的平均,而不仅仅是你在B栏写下的。过去3小时的云图都是应当参考的,以避免短期变化造成的假象
要确定DT值,首先要根据云图形态确定你认为最佳的定强方式(Determine the pattern type that best describes your disturbance and meansure cloud features as indicated)。
目前主要有五大类确定DT的方式:
A . 卷绕度(“Curved Band” Pattern),适合发展出螺旋云带的无眼系统。
B . 切离度(“Shear Pattern”),适合LLCC裸露或半裸或接近裸露而没有发展出螺旋云带的无眼系统。
C . 风眼分析(“Eye” Pattern),适合发展出风眼的系统(包括云卷眼)。
D . 中心密蔽云区分析(CDO Pattern),适合发展出CDO的系统。
E . 嵌匿中心分析(Embedded Center Pattern),适合发展出嵌匿中心的系统。
F . 中心冷云盖分析(CCC Pattern),适合发展出中心冷云盖的系统。
下面将一一介绍。如果有EIRVIS两种分析方式,一般每天白天使用VIS分析法分析一次,其余用EIR方式(除非EIR分析法不适用时跳到VIS法)如果没有一种适用的,直接写THIS SYSTEM IS TOO WEAK TO CLASSIFY,并放弃定强。


A. 绕度(“Curved Band” Pattern,俗称WRAP
使用色调强化红外(EIR)云图分析:
1.把曲率10°以内的主要螺旋雨带(在IR-BD上显示为DG或更冷)描出来,并继续尽量以等角螺线的方式绕下去,直到绕到中心(也就是螺旋云带法定位得到的中心)。
2.描出来的螺旋雨带绕了你画的中心几圈?如果还不到0.2圈直接放弃,太弱了;如果在0.2圈到0.4圈为DT1.5,按照下表,以此类推……如果大于1圈,转到VIS分析或者转到云卷眼分析(BANDING EYE)。

3.如果主要螺旋雨带在IR-BD上为W或更冷,加上0.5的DT。
4.注意点VIS同):如果螺旋云带中途有小小的中断,可以无视。必须要取曲率10°以内的螺旋云带。何为曲率10°?就是在螺旋云带上取某个点,过这个点画以螺旋云带曲率中心为圆心的圆,再过这个点画这个圆的切线以及螺旋雨带的切线。两条切线的交角应小于10°才能计入。不过,这个10°也不是死的,反正目测绕得比较紧就行了。特别是内外出现多条螺旋雨带时,一般取最内的。在描螺旋雨带的时候,应该顺着云顶最冷(最高)的地方描。由于卷绕的方法分析一些初生气旋会有不稳定性,所以,使用此方法第一次分析一个系统(T1.0)之后24小时内,T值不应该超过2.0。当该系统达到T2.0时,未来24小时内T值也不应超过4.0。至于第一栏1.5±0.5是由于初生气旋云图形态不太稳定,所以给一个缓冲的空间,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0.5


使用可见光(VIS)云图分析:
1.把曲率10°以内的主要螺旋雨带(注意排除卷云)描出来,并继续尽量以等角螺线的方式绕下去,直到绕到中心(也就是螺旋云带法定位得到的中心)。
2.描出来的螺旋雨带绕了你画的中心几圈?如果还不到0.2圈直接放弃,太弱了;如果在0.2圈到0.4圈为DT1.5,按照下表,以此类推……如果螺旋云带的宽度和长度有些异常,转到云卷眼分析。

3.注意事项同EIR分析。


B. 切离度(“Shear Pattern”
红外、可见光同:
1.确定离中心最近的一块块状强对流区(Overcast,必须达到DG或更冷)的边缘。方法是在云图上沿该强对流区边缘最陡峭(EIR上亮温梯度最大)处勾出其轮廓。
2.确定中心距离该强对流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不管是嵌入的距离还是外露的距离。然后对照下表确定最初的DT值。

其中前三个为外露的距离,最后一个为嵌入的距离。
3.测量强对流区平均直径。如果不到1.5个纬距,适当扣DT值。
4.如果LLCC外露在强对流区外,LLCC能否被清楚地通过积云线确定出来?积云线是否组成规则的圆形?如果不可以(poorly defined)则酌情扣分(一般为0.5)
5.注意:任何时候都要参考之前几张云图并取平均。第一栏正负0.5取决于强对流区是否足够大(1.5纬距)以及LLCC能否明确分辨(circular defined);也就是说基准为DT2.0,然后根据34条扣分。另外切离模式相对受日际变化影响较为明显,正午对流可能较为衰弱,有时不宜过分扣DT,应多参考过去几小时的情况。当然,相应的,刚入夜时也不能因为日际变化迅速提高DT,总之,参考过去云图才是正道。

C . 风眼分析(“Eye” Pattern
注意!如果要使用风眼分析,该热带气旋必须已经连续24小时达到FT2.0或以上的强度,没有例外!否则跳到方法A
另:确定风眼大小时一般把边缘最陡峭(EIR上亮温梯度最大)的地方确定为风眼边缘。不过要注意排除卷云干扰,故尽量使用VIS
色调强化红外云图(EIR)分析(推荐)
1.我们首先来确定DT决定的一个要素:中心特征指数(Central FeatureCF
得出CF的值必须利用黑白色调强化红外云图(IR-BD)来确定。CF分为E#和EA两部分。

1-1.确定风眼指数(Eye NumberE#E值)。确定方法如下:风眼周围成环(围成一圈)且最窄处达到下表宽度要求(纬距)的色阶中最冷的是什么?根据下表记下对应的E值。这叫做“EMBEDDED IN”。

补充说明:由于对流层越往低纬高度越高,所以越低纬体现在热带气旋的云顶温度就越低,反之则越高。所以,在分析纬度较高(纬度高于18°)时,若云顶温度环有不超过60°(1/6圈)的无效部分(宽度小于0.5纬度的)可以算作完整的环。在25°以北(南半球为以南)时,只要无效部分不超过90°则可算作完整一环。本规则仅限于E值,且只适用于热带气旋处在白天时。但是使用这个规则必须有条件:整个CDO没有大块的比存在无效部分的色阶更冷的色阶存在,且存在无效部分的色阶必须成环。
1-2.确定风眼指数调节(Eye AdjustmentEA)。确定方法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用云顶的最低温度环和风眼中最高温度根据上图共同确定EA值。
上图竖排为云顶最低温度环的色阶(只要成环,宽度不限,注意区别于E#);横排则为风眼内最高温度的色阶(无需成片)。由此确定EA值。这叫做“SURROUNDED BY”。
注意:通过上表确定的EA值仍需调整。如果风眼直径超过45海里(0.75纬距),则EA只能为非正数(如果为正数则只能取0)。对于椭圆形的眼或不规则的眼,如果最长直径大于等于最短直径的1.5倍,E#小于4.5EA只能为非正数(如果为正数则改为0);如果E#大于等于4.5,且按照上表EA≥0,则EA在原有基础上-0.5。
最后,CF=E#+EA。
注意:如果使用红外线云图时,CF有时会比MET(MET将在定强的第二部分确定),则在分析出MET后查看CF,若CF小于MET,则请分析BF(BandingFeature),叠加在CF上,作为DT的值(BF的分析请看可见光分析第2步);若CF不小于MET,则把CF作为DT的值。BF根据除去CDO后的螺旋雨带的宽度和长度,对照下表确定。

EIR云图确定BF时需要注意,额外螺旋雨带必须绕1/4圈及以上,且温度为MG或更冷;螺旋雨带与CDO之间的云缝应为DG或更暖。
可见光云图(VIS)分析【与EIR分析法冲突时EIR更可信】
1.我们首先来确定DT决定的一个要素:中心特征指数(Central FeatureCF
得出CF的值必须利用黑白色调强化红外云图(IR-BD)配合可见光云图(VIS)来确定。CF分为E#和EA两部分。

1-1.确定E#:测量风眼嵌入CDO的平均深度,即风眼周围对流环的平均宽度(EMBEDDED DISTANCE),对云卷眼而言是中心周围螺旋云带的平均宽度(AVERAGE BAND WIDTH)。注意,如果风眼直径小于30海里(0.5纬距),从风眼中心开始测量。如果风眼直径大于等于30海里则从风眼边缘开始测量。云卷眼一律只测量螺旋云带宽度(即从风眼雏形的边缘开始测量)。

随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对应下表得出E#。非云卷眼用左边的5栏,云卷眼用右边的三栏。

1-2.确定EA值。不明确、不规则的风眼(包括颜色深浅和形状两部分,只要满足一项),当E#≤4.5时EA为-0.5,当E#≥5.0时EA为-1.0。大眼(直径≥45海里,0.75纬距,如果椭圆的眼则测量长轴直径)如果很规则、齐整、明确、深邃,则FT值(将在后面提到)不应超过6.0;如果大而不规则、不明确,FT值不应超过5.0。如果风眼十分规则、齐整、明确、深邃,预计T值可达6.0或以上,而经过第二步后DT却小于MET时,适当加上EA来增加DT。
最后CF=E#+EA。

2.确定BF值。VIS分析时,无论如何都要加BF根据除去CDO后的螺旋雨带的宽度和长度,对照下表,确定BF。

最后,DT=BF+CF

D . 中心密蔽云区分析(CDO Pattern
仅适用可见光(VIS)云图分析。黑夜请转到方法AB
前提:LLCC在深对流下,中心密集云层区(CDO)直径超过0.75(80公里);否则,请用方法A/B。
1.根据CDO的平均直径和形状的规整度,对应下表确定CF。

其中前四列为形状规则的CDO,后两列为形状不规则的CDO。注意区分CDOCCC。除了在定位章节提到的分辨技巧外,CDO一般还带有螺旋雨带。
如果不确定,请跳到方法AB
2.然后根据风眼VIS分析法中的方法确定BF
最后DT=BF+CF

E. 嵌匿中心分析(Embedded Center Pattern
注意!如果要使用嵌匿中心分析,LLCC嵌入深对流至少0.4个纬距,且该热带气旋必须已经连续12小时达到FT3.5或以上的强度,没有例外!
仅适用色调强化红外(EIR)云图分析。
1.画出系统的LLCC,确定中心周围环绕的,平均宽度达到下表要求的最冷对流环,对照下表确定CF值。(即确定EMBEDDED DISTANCE)

2.对照风眼EIR分析法中的BF表格确定BF。
最后,DT=CF+BF。注意此方法最后确定FT时应更多参考MET

F . 中心冷云盖分析(CCC Pattern
中心冷云盖的特征为:
这种方法区别于其他定强方法,分析CCC不需要确定DT值,只要直接确定FT(Final T-number,也叫T值、最终T指数)。请按照以下规则直接确定FT
Rule1 - 如果先前T指数少于或等于3.0,则未来12小时内T指数继续按照过去12小时的趋势变化(例如继续增强、保持不变或继续减弱),12小时后则保持T指数不变,直到中心冷云盖消失。
Rule2 - 如果先前T指数大于等于3.5,则定FT值为3.5不变,直到中心冷云盖消失。
Rule3 - 不要因CCC范围缩小以估计其强度减弱,这是相当常见的。



二、确定MET值(Model Expected T-Number
如果是中心冷云盖,请跳过
MET(Model Expected T-number,强度预估指数)是把热带气旋的过去强度变化趋势具体化的一种做法,决定MET也是颇为主观的,故MET可视为是T指数的粗略估计值,又或是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气候平均值(Climatology Rate)。
步骤A-判定过去24小时强度变化情况
分析过去24小时卫星云图动画,如果没有动画时,可以使用24小时前、12小时前和目前云图对比。必须要有3张及以上云图作对比。以此决定热带气旋在过去有何强度变化:
增强的特征(D-Development):
1.环流特征:螺旋云带变得紧密或旋卷度增加。
2.密集云区特征:中心密集云层区扩张及云顶温度下降,螺旋型态增加。
3.切离特征:深层对流巩固到其中心附近发展。
4.风眼特征:眼墙变宽且云顶温度下降;风眼缩小而变得浑圆,当中温度上升。
5.日际变化:云顶温度在日间没有回升现象。
6.云系中有干舌(EIR上显示为暖舌)逐渐伸入系统中心附近。这可能发展成云卷眼,并使热带风暴发展为台风。特别是在Curved Band模式下。不过有时有眼台风也符合这个规律(对应DT中的BF增加)
强度不变的特征(S-Steady):
1.中心冷云盖(CCC)出现,并持续12小时。
2.增强及减弱的特征同时出现。
3.正常日夜的云顶温度变化(日间云顶温度上升、晚间下降)
减弱的特征(W-Weaken):
1.环流特征:螺旋云带变得松散或减弱。
2.密集云区特征:中心密集云层区缩小及云顶温度上升,边缘变得不浑圆。
3.切离特征:深层对流减弱并切离。
4.风眼特征:眼墙变窄或崩溃,云顶温度上升;风眼扩大而变得不规则状,当中温度下降。
5.日际变化:云顶温度在晚间没有明显下降现象。


根据系统过去24小时的强度变化的特征,以及个人的经验,决定过去24小时的减弱或增强程度(D/S/W),从大幅减弱(W1.5)到大幅增强(D1.5),每0.5为一档。
步骤B-决定MET的值
取24小时前的FT值,根据步骤A的结果,减去1.5直到加上1.5,最终得出MET值。比如24小时前FT为5.0,你查看过去24小时的云图后认为系统呈现小幅增强特征(D0.5),则MET=5.0+0.5=5.5。
注意!不得参考风场、实测数据来修订MET

三、确定PT值(Pattern T-Number
如果是中心冷云盖,请跳过
确定PT是最简单的,查看VIS或EIR云图,分别对照各自的表格,寻找最像的一幅,记下对应的PT值。
EIR用:



VIS用:

每张图第一横排是螺旋雨带的形状,第二横排是CDO、中心对流区和风眼的形状,第三横排是切离的形状
不过还是有一些注意点:
1-如果VIS下螺旋云带长度短过2.5纬度(275公里)PT-1.0
2-如果VIS下风眼内有高层云或密集的底层云时,PT-0.5
3-如果EIR下黑色部分的温度是W或更冷,PT+0.5
得出的PT应该与MET相差不超过1.0。如果系统的形态与图上的极为类似,可以把MET调整0.5以更接近PT或与PT相同。如果没有图对应,把PT定为与MET相同。

四、确定FT值(Final T-Number)和CI值(Current Intensity
步骤A-确定FT指数
如果是中心冷云盖,请按照之前的说明直接确定FT,无需遵循以下规则

经过一轮步骤后,我们将跟据DTPTMET以及一些限制去决定FT指数(Final T-Number,最终T指数,有时也可简写为T-number)。
我们需要根据DTPTMET综合确定FT,规则如下:


补充说明:
1-尽可能使用连续3小时的卫星云图估计热带气旋强度,以避免短期性的强度变化。
2-当DT十分明确和具有代表性时,取DT并根据PT和MET修正确定FT指数;
3-若DT不明确或不具有代表性却PT有时,取PT并根据DT和MET修正确定FT指数;

这个也具有一定主观性,反正你认为哪个合理就取决于哪个。
4-首48小时,若热带气旋是处于增强状态,则晚间不可降低T指数的值。

------------------------------------------------------------------------------
决定T指数另外亦需注意下面的限制,因为要考虑到气压下降速度未必及得上云团发展速度,如根据上述规则确定的FT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调整,但以下限制只属参考性质。因为实际上全球每年几乎至少有一个热带气旋会突破下面的限制,确实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增强,T指数可在24小时内急增4.0以上。如出现这些情况,T指数亦可按情况迅速调整至DT/PT值而无须考虑以下限制(BREAK CONSTRAINTS)。不过一般情况下不应打破限制,如果违反了限制应该把T值调整到限制允许的范围内(DBO CONSTRAINTS
限制内容:[color=rgba(255, 187, 0, 0.467)]
1-首24小时,应逐步将热带气旋T指数由1升至2,除非出现明显的减弱或增强,但即使增强T指数亦必需在4.0以下。
-首48小时,若热带气旋是处于增强状态,则晚间不可降低T指数的值。
4-当T指数仍小于4.0时,接着6小时T指数变化最多0.5、12小时1.5、18小时2.0及24小时2.5。
5-最终的T-number相差MET值不应大过1.5。
[color=rgba(255, 187, 0, 0.467)]

B-确定热带气旋强度CI
目前强度值Current Intensity(CI),根据一些规则修正T指数以减少因错误评估热带气旋减弱状态而引起的问题,因此CI是决定目前热带气旋强度及级数的最终指标。
规则:
1-根据在热带气旋正处于加强状态,CI=FT
2-若热带气旋开始减弱,CI在12小时内必需保持不变,之后视减弱速度使CI比T-number高0.5或1.0,若减弱速度非常之慢,则CI可与FT相同。CI不能超过FT+1.0。如果热带气旋停止减弱(FT停止减少),CI应继续以合适的速度减少直到与FT相同。CI永远不小于FT。当CI降低至与FT相同,同时FT停止下降时,即使下一报FT再次开始下降CI亦应保持12小时不变。

3-例外:如果热带气旋受陆地影响而减弱,CI不应保持12小时不变。
附录:CI-一分钟平均风速/气压对照表
决定风速时,不要一味地对应,如果FT小于CI则要把评价调低一点。



6.报文完善工作
至此,我们发现报文还没写完。请在H栏写下你的定强步骤(包括DT确定过程、METPT的值以及其他需要注明的内容)。然后在I栏写下:
I.  ADDL POSITIONS:
然后写下你使用的辅助定位手段(如ASCAT风场扫描以及SSMI/Scolor扫描等)
比如:
I. ADDITIONAL POSITIONS:
30/0045Z 14.12N 61.70E SSMS

如果没有辅助定位,则写NONENIL
SSD/NOAA可以帮你进行微波辅助定位,省去你的麻烦:
http://www.ssd.noaa.gov/PS/TROP/mipositions.html

修订后记
虽然本人花了将近半个暑假终于草草完成了修订工作,但这并不可能是一部完美的教程,一定还有很多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以便后续修订。同时,一部教程也不可能完全教会大家写德法报文,这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大量的练习。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尽量公开留言提问以便给其他坛友参考。最后再次感谢在我修订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新细明体、小溪(海外追风者)、热带气旋追逐者等热心风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46

主题

620

回帖

2204

积分

管理员-厄尔尼诺

积分
22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46

主题

620

回帖

2204

积分

管理员-厄尔尼诺

积分
22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6

主题

697

回帖

1778

积分

强热带风暴

积分
1778
发表于 2024-11-15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位置似乎被表情干扰了?
前提:LLCC在深对流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点评

已修正,顺带修复了很多其他问题 现在可读性应该大大提高了  发表于 2024-11-15 17:23

0

主题

7

回帖

138

积分

热带低压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4-11-1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英语缩写:中心密集云层区             Cold Dense Overcast                           CDO

CDO应该是Central Dense Overcast?

点评

确实Central Dense Overcast是更常见的CDO全程,Velden版教程也写的是Central  发表于 2024-11-15 17:38

13

主题

496

回帖

2365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积分
2365
发表于 2024-11-17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的修正版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风吹过城市的角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TY_Board论坛

GMT+8, 2025-1-18 18:59 , Processed in 0.0633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