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184 于 2024-7-8 14:44 编辑
(续前文)
沿山谷向南望,冰川的尽头是海拔6674米的卡鲁雄峰,而在我们背后向北的主山谷另一侧,是拉轨岗日东段最高峰——7191米的宁金康桑峰。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北坡雨影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受印度夏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差异明显、约90%集中在5~9月,山垭口附近年降水量约500~600mm。枪勇冰川东北约15km处的的浪卡子气象站(约4400m)1962~2014年间年降水量平均约380mm、年蒸发量大于2000mm,年均温3.39 ℃,最冷月(1月)-5.5℃、最热月(7月)10℃。
远望冰川与冰碛物
枪勇冰川从远处的冰斗倾泻而下,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羊卓雍错流域卡鲁雄曲中游的南岸,长约4.8km,面积约7km2,被一块巨石隔断为东西两支,雪线高度5600m、现代冰川末端在5000m附近,下覆基岩主要为变质砂页岩夹杂板岩。冰川源于卡鲁雄峰、流向朝北,融水流入枪勇错,继而经枪勇错流出至卡鲁雄曲,再向东流入羊卓雍错。属于大陆性山谷冰川,受降水影响,冰川积累和消融均集中在夏季,又由于年降水量相较于青藏高原边缘较少,冰川作用留下的冰碛物未遭到严重破坏。
枪勇错近在眼前,湖面海拔4870m,距冰川末端冰舌小于1km。大枪勇错南北长约340 m、东西宽约280 m,面积约0.1 km2,最大水深约30m;小枪勇错面积为0.03km2,最大水深3.5m。湖水主要来源于上游枪勇冰川夏季融水补给,湖区水文条件直接受枪勇冰川融化强度影响,具有显著季节变化。春秋季枪勇冰川对湖区的融水补给少,湖盆水域表面尚未结冰,枪勇错冰前湖泊系统保持封闭状态,水分通过蒸发作用散失;当夏季冰川融水流量很大时,大枪勇错外溢形成外流河;冬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湖盆水域表面被冻结冰覆盖,水分通过表面冰层升华作用散失。
“这个冰川我有所了解过”,大哥说,“我一个同学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我挺好奇,这里的冰川和湖泊是怎么变化的”,我问到。
“我们面前的大湖和远处的小湖属于冰前湖,是远处这个枪勇冰川退缩的产物,即枪勇冰川融化退缩后在其末端距离较近处形成的以冰川融水为补给的湖泊系统。具体而言,冰川所在山谷从外至内共保存有4期冰碛垄,其中以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枪勇错外侧冰碛垄最高大,超过30 m,形成时间是距今3700~2500年的新冰期时代。现代冰川末端和新冰期终碛垄之间被冰碛物阻塞形成大小枪勇错,中间由可能是小冰期的冰碛物隔开。第四纪冰碛物及区域流水和寒冻风化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广泛分布于湖泊周围,岩性以板岩、粉砂岩、砂页岩、泥页岩、玄武岩、砾岩等为主,大小枪勇错湖盆下方均可见较明显的冰川运动残留冰碛垄,其形成年代分别为距今10000~9000年和距今约3400~2000年。
过去的冰川范围
“在【过去一万年】,即全新世以来,枪勇冰川有过多次进退,经历了末次冰盛期(LGM)、早全新世(EH)、新冰期(NEO)、小冰期(LIA)等多个阶段。在新冰期(NEO),冰川扩张受区域降温控制,冰川前进可能是对4200年前冷事件的响应,此时冰川平均厚度约58.5 m,冰川体积是现代的2.8倍、在新冰期至今体积减小较剧烈。冰川可能在2500年前已经退缩,在2200年前退缩加剧。公元11世纪初,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环境温度较低,枪勇冰川融化强度较弱,大枪勇错入湖水量少,湖盆面积较小;约公元1050~1200年的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该地环境温度明显升高,处于枪勇冰川融化强度相应增强,而受其直接补给的大枪勇错湖盆水域面积则不断扩张。公元1300~1750年进入小冰期(LIA),冰川融化强度降低、甚至累积前进,大枪勇错入湖水量匮乏,湖盆面积大幅度萎缩;1750年至今,环境温度迅速上升,冰川快速融化退缩,充足的冰川融水补给枪勇错冰前湖,使湖盆面积增至最大,同时枪勇冰川末端不断向上退缩、大枪勇错上游的小枪勇错逐渐发育形成。
“在【过去百年】,1900~1960年,枪勇错沉积速率整体增加,枪勇冰川快速退缩;1960~1985年,沉积速率较低且变化小,表明枪勇冰川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甚至可能向前扩张;1985年以来,枪勇错沉积速率整体上升,该时期的冰川融化有所增加、但强度和波动幅度均小于20世纪前60年。”
近百年的冰川与环境变化
正说着,领队朝我们喊道:“时间不早了,下山吧,我们还要赶路呢。”
我们只得不舍地再观望了一眼冰川和冰湖,匆匆下山,上车,沿着公路继续向西南方疾驰。
(待续) |